影音創作者一定會想要製作屬於自己的動畫、特效來打造出獨特性,這時After Effects絕對是你的得力助手。
用鏡頭講故事(一) :場面調度

撰寫者:彥云
當我們在觀賞電影時,會發現電影是由許多畫面組合在一起的。透過拍攝的每顆鏡頭,拼接在一起清楚地講述整個故事脈絡。也因此電影構成的最小單位就是鏡頭。
學會如何用鏡頭說故事並不簡單,不僅在攝影機上面的許多因素需要掌握,畫面內部的呈現也需要創作者事先構思好。大到環境、角色與劇情的走勢,小至角色的服飾、美術色彩、眼神、氣場等。
這篇帶大家先認識的是場面調度。
場面調度一詞源自於舞臺劇,是指戲劇導演對舞臺上的場景設置、演員走位、互動與空間上的處理。後來運用到了影視創作中,是指導演對於鏡頭、螢幕畫框内所有元素與空間安排,
基本包含三個層次:演員、空間與鏡頭。

長義閣掌中劇團《掌中家書‧朱一貴》
舞台劇因空間限制,從角色走位、道具陳設到劇情發生都在舞台上,
戲劇導演在舞台上的每一個環節處理都須思考清楚。
同樣的概念運用到電影當中,
導演對於畫面中所有元素調動也要有自己的想法並安排。
接下來帶大家看一下電影中可調度的元素:
一、演員調度
演員調度是導演透過指導演員表演方式、走位、演員之間的距離與人數等。

電影《黑的教育》
在電影拍攝現場,時常會看見導演與演員之間在討論台詞與動作走位,
我們稱之為導戲。在畫面拍攝前,導演的腦海中會對整場戲有一個大致的想像,
這時候就需要安排演員在鏡頭中的面向、動作、情緒等,以實現腦中的畫面。
當畫面中的角色較多時,演員的站位與動作就很重要,像右圖中,總共有五個角色,但我們可以看見兩個部分。畫面左邊為主要表演區,劫匪正在挾持穿紅色衣服的女人,而畫面的右邊為另一個表演區,女人的丈夫正被其中一個劫匪壓制在地。
要如何在鏡頭中完整呈現每個角色之間的關係與情緒變化,導演對於演員的調度就至關重要。

電影《橘子發條》
二、鏡頭調度
鏡頭調度是導演運用攝影機方位變化,通過一連串的鏡頭運動來模擬觀衆的眼睛,讓畫面更具動感,實現不一樣的拍攝角度與景別變化。
以電影《LALALAND》為例,電影開頭就是一顆長達五分半的長鏡頭(長鏡頭通常用來還原時間和空間的完整性,完成一個場景或戲, 所以時間較長。)
此片段的大概位置在電影的00:10—05:45


當舞蹈結束後,
要將敘事主線轉回到男女主角身上,
畫面便由整個場景推進到男女主角坐在車內,
繼續講故事。
無論是攝影機的運動還是演員調度上的挑戰都相當大,透過攝影機角度,前進後退,旋轉等變化,展示整個環境與氣氛。
三、空間調度
空間調度是指畫面内一切元素,包括攝影機、光線、色彩、佈景等,使畫面更具表現力或是產生特殊的意義。
以保羅湯瑪斯安德森的《不羈夜》爲例,電影一開始就是長鏡頭,先是交代了電影的地點,從大街上進入夜店,跟隨攝影機運動,所有的主要人物都在這個鏡頭當中出場。不論是演員、場景空間或攝影機的調度,都完美的示範了場景調度上的精髓。
此片段的大概位置在電影的00:17—03:10

導演在場面調度上所需下的功夫很多,從演員、攝影機到場景都須思考仔細。優秀的場面調度不僅能豐富人物形象,清楚揭示人物内心,還能豐富畫面語言和造型等。
這篇文章整理了三個場面調度上會需要把控的因素,但實際操作時需要思考到的遠遠不止這些,一個畫面的產生所需不僅是導演的想法與實踐,還需要各個職務間的配合與默契, 包括了鏡頭語言當中其他的影響因素, 像是構圖、攝影機的運動以及角度等。
免費AI生成軟體-PIXSO
AI可以做什麼呢?當你是沒有繪畫基礎或缺乏創作靈感的人,AI可以輔助你的想法讓作品產生,例如:我需要一張花園的插圖,可是我不會畫畫且預算也不夠委託他人,這時就可以讓AI發揮用處。
快速製圖網站Canva
我們常常看到的海報或是網路上的廣告文宣,目的都是為了吸引消費者觀看,但不一定每位商家都有美編或設計底子,常常空有想法但製作不出好看的宣傳圖來行銷自己,這時就可以使用Canva,輕鬆創建各種形式的圖。